董元魁 王林 报道
作为盘州市盘南片区农业发达地区,生姜、烤烟、黄花梨曾是保田镇最有名的三张“名片”,而今,随着回归的本土人才刘金创新“公司+金融+保险”扶贫产业发展合作模式,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,食用菌产业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。
在甘河村一座蓝色的新厂房里,来自附近几个村寨的群众正忙着从厂房里搬运菌棒,然后运送到不远处的大棚里有序堆放。工人们动作十分娴熟,这是因为每天的工作间隙公司都会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。贵州黔芝菌宝公司技术总监唐德林说:“我们公司计划成立一个技术培训学校,对农民、对合作社、对精准扶贫户进行分批分期培训,然后从培训人员中挑选一些优秀学员进行本土化的技术资质培训。”
2017年底,在外创业的盘州人刘金看中了保田镇的气候优势,在这里创办了一个以生产食用菌为主的公司。截至目前,菌棒都已到位,已完成附近几个村的培育大棚搭建。为做优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,贵州黔芝菌宝公司董事长刘金设定了一个“11153”的美好蓝图:一户农户、一亩地、种一万棒,出工管理五个月,农户可获利三万元,这是我们的扶贫产业推广模式。
作为本土回归人才,刘金除了带回资金和项目外,还带来了新的理念。为了帮助群众解决融资难的问题,他联系金融机构与群众用抵押的方式解决了大棚建设的资金问题,同时,采取订单方式解决群众的销路问题后,还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农业产品方面的风险保险,保证了种植户收成无忧。目前,这种“公司+金融+保险”的合作模式在保田镇18个合作社已推广开来。
主办:中共盘州市委员会 盘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: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
黔ICP备17007820号 建设与维护:盘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建议使用IE7.0以上,分辨率1024*768浏览本网站
技术支持:泰得利通 政府网站标识码:5202220034 网站咨询:0858—3636249 3639175 访问量: